首頁 > 要聞動態 > 部門動態

十年來廣東銀行業投向實體經濟貸款年均增長11.2% 金融活水澆灌 實業枝繁葉茂

時間 : 2022-09-30 09:28:55 來源 : 南方日報網絡版
【打印】 【字體:

  “真沒想到,有豬就能貸款。”生豬養殖戶梁春浩獲得了一筆來自開平農商銀行的500萬元貸款,貸款抵押物不是住房或土地,而是生豬。今年,豬舍建設、生豬存欄量增加導致飼料用量大增,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,梁春浩心里著急:“已經沒有不動產抵押物能拿去貸款了”。

  為梁春浩解決融資困境的,是基于生豬身份證“真知碼”溯源技術的“生豬貸”。

  “一直以來,住房、土地等是銀行貸款的主要抵押物,而生豬作為養殖戶最有價值的資產卻長期存在抵押登記難、價值評估難、資金監控難等問題,無法得到有效盤活。”廣東省農信聯社相關負責人介紹,其利用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推出了生豬活體抵押貸款產品,實現“有豬就能貸”。目前,這一創新金融產品已有效帶動生豬行業貸款投放80億元,支持生豬養殖數量800多萬頭,其中以生豬作為抵押發放的貸款已超過13億元。

  這是廣東金融的向“新”力。廣東銀行業投向實體經濟貸款年均增長11.2%;境內上市企業數量比2012年末翻了一番;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1852萬億元,比2012年增長30倍……一項項數據見證了廣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十年跨越。

  資金圍著實體轉

  科創企業“魚躍龍門”

  中山市翠亨新區,江波龍產業園的無塵車間內,工人在屏幕前專注地操作著機器。透過防護玻璃,只見機械手在電路板上來回往復。在經歷了測試、封裝等程序后,存儲卡、固態硬盤等產品陸續發往全球各地,被安裝到各類電子設備中,走向千家萬戶。

  就在8月5日,創立于1999年的江波龍登陸深交所創業板,募集約15億元資金重點投向存儲產業園建設、企業級及工規級存儲器研發項目。當天,資本市場給予這只“國產存儲第一股”熱烈反應,開盤價較發行價上漲76%。

  上市儀式上,江波龍董事長、總經理蔡華波心情頗為激動。登陸資本市場,被他視作是一個“新起點”——以此為開端,他計劃開啟“二次創業”:“將抓住機遇,通過募投項目,不斷突破核心技術。”

  然而,上市敲鐘的高光背后也曾有過融資的艱難時刻。

  江波龍所在的集成電路行業,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,企業急需金融服務“解渴”。回憶起從前的融資窘境,公司董事、副總經理朱宇仍十分感慨:“以前,融資方式除了股權融資,僅限于銀行貸款。而且,在境內銀行授信額度較低、融資成本較高,絕大多數是境外銀行貸款。”

  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。隨著江波龍逐漸成長為半導體存儲器龍頭,實現從“技術型產品公司”到“技術型品牌公司”的跨越。“尤其是公司上市進程的推進,我們在境內銀行的授信額度得到提升,并且獲得了相對優惠的融資價格,為公司以人民幣結算業務所需資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”身為財務負責人的朱宇認為,上市后,江波龍直接融資、間接融資的空間都被打開。

  江波龍的故事是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2年來,發揮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、促進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、引領創新驅動轉型功能,為優質粵企打開融資之門的生動注腳。當前,廣東已有77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,數量居全國第一。

  一家上市公司,就是一個區域經濟的增長極。“十年來,廣東新增上市公司中有451家是高新技術企業,占比達92%。”廣東證監局局長楊宗儒說,科技創新型企業已成為上市公司主流。

  如果將時間拉長到10年的維度,則更能看清廣東借力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增強。過去十年,廣東不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,提升直接融資比重,各類企業從證券市場實現直接融資達6萬億元;近年來,直接融資連續破萬億,占社會融資規模比重提高至34%。

  經濟轉型“加速跑”

  金融機構點“綠”成金

  走進位于惠州大亞灣東岸稔平半島的平海發電廠,迎面吹來濕潤的海風。

  “我們在發債中選擇了‘碳市場履約’及‘單位火力發電平均供電煤耗下降’兩個績效目標與債券票面利率掛鉤,并從‘合規’與‘碳減排’兩個角度作出承諾。”該廠財務部副部長歐陽駕武介紹。

  去年,這座現代化的火電廠發行了一筆“可持續掛鉤債券”,由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牽頭承銷,發行規模3億元、期限3年。與普通債券相比,這筆綠色債券里暗含“巧思”——一旦債券發行人未完成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,票面利率就有所提高。

  “這筆債券的發行,不僅為發電廠籌集到了資金,還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知名度和信譽度。”歐陽駕武介紹,平海發電廠在節能環保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。近年來,不僅進行了超低排放、廢水深度處理、引增合一、低溫電除塵等節能技術改造;還開發了全工況運行節能優化系統、節能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等,節能減排管理水平不斷提升。

  “可持續掛鉤債券是在碳達峰、碳中和決策部署下應運而生的創新金融工具。”工行廣東分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孔暢介紹,這是全國首單碳市場履約掛鉤的債券,也是廣東省首單可持續掛鉤債券。“將債券條款、票面利率與發行人的減排目標、效果進行鎖定,既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,滿足傳統行業轉型的資金需求;又推動企業有計劃、有目標地實現可持續發展。”

  隨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深入人心,企業綠色轉型的需求更為迫切,金融機構為企業點“綠”成金逐漸成為共識,綠色銀行、氣候支行、綠色金融事業部、綠色債券、綠色票據等一批全國或行業“首家”“首單”在廣東涌現;廣東“碳中和”債券規模、綠色信貸規模和債券規模不斷刷新紀錄。

  數據顯示,全省綠色貸款余額從2017年末的3807億元上升至2021年底的1.43萬億元,綠色債券余額從2017年末的49億元上升至2021年底的2200億元。

  綠色發展、科技創新……經濟轉型的新需求,已日漸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抓手。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應運而生,為實體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“活水”——過去十年,廣東銀行業投向實體經濟貸款年均增長11.2%;截至2021年12月末,廣東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達1.37萬億元,年均增長超10%;近5年來,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增速超30%。

  “黑科技”解決“痛堵難”

  服務實體經濟質效“雙升”

  “保險公司派人來查勘兩天后,賠款就到賬了。”今年6月,受汛期影響,廣東清遠英德地區水稻田受災,東華鎮水稻種植戶蔡邦春(化名)沒有想到,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能收到政策性水稻保險理賠款。

  災情一出,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業雄帶領科技理賠10人小組第一時間抵達現場,利用“天空地”三位一體的科技定損體系開展災后應急航測。

  “衛星遙感技術可以一鍵提取受災地區24個鎮街291條行政村的水田分布地圖。我們投入了120架次無人機,僅用2天完成500平方公里水浸受災區域的航拍作業,覆蓋3.5萬畝水稻田。”廣東人保財險農險部負責人鐘志軍說,本次理賠出動了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農險科技。

  如今,大數據、云計算、衛星遙感、無人機、航拍助手、遠程查勘等科技的應用,為農業保險精準高效驗標、查勘定損、提高承保理賠效率提供了可能。

  “這在十年前很難想象。”人保財險清遠分公司農險部總經理梁學軍感嘆。

  “以前我們在英德有8臺勘察車,一年下來光油費都要50萬元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現場勘察。”梁學軍說,如今他和同事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“看豬”了,“農戶用一個APP,就可以給豬照相、定位、量身高和體長”。

  現場查勘不能全覆蓋、現場測產選樣不全面不準確、保險責任原因難確定、核損時間長、理賠周期長、工作量大……這些傳統農險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“老問題”,在科技面前迎刃而解;線上服務、云端驗標、遠程查勘、智慧養殖等已成為農險機構的“標配”。

  在科技的“加持”下,全省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年均增長30.31%,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從2012年的26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046億元。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1852萬億元,比2012年增長30倍。

  窺一斑而見全豹。面對服務實體經濟的“痛點、堵點、難點”,廣東金融業積極擁抱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區塊鏈等新技術,加速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,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。

  數讀

  廣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走在全國前列

  ●信貸規模位居全國首位

  2021年末,貸款余額22.2萬億元,占全國的1/9,比2012年末增長3倍。

  ●信貸結構不斷優化

  2021年末,基礎設施貸款余額4.73萬億元,制造業貸款余額2.05萬億元,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1.37萬億元,5年來規模均翻番。

  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.77萬億元,近5年年均增速35%,貸款戶數249萬個。

彩神彩票官网-官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