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互動交流 > 回應關切

省自然資源廳上線民聲熱線 介紹耕地保護等方面系列做法成效

時間 : 2022-09-21 10:27:19 來源 : 南方日報網絡版
【打印】 【字體:

  “廣東自2017年開始全面推進墾造水田工作,至今已開工建設水田43萬畝,完工38萬畝,驗收33萬畝。墾造水田既富了當地農民,增加了糧食生產,連片水田也成為一道風景。”9月20日,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楊林安帶隊上線民聲熱線,介紹了我省在耕地保護、重大項目用地保障、地質災害防治、粵北南嶺生態修復等方面的一系列做法與成效。

  楊林安介紹,目前,廣東已還清了16萬畝水田指標的歷史欠賬,還保障了175個國家和省重大項目的水田占補平衡,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籌得113億元的資金。2021年開始,我省從耕地“凈流出”轉變為“凈流入”,違法用地現象逐年下降。

  在重大項目用地的保障方面,楊林安介紹,國務院批復了我省24個重大項目,用地預計8.55萬畝。為此,省自然資源廳安排專班專人跟進重大項目,加大用地用林用海指標的保障,切實落實耕地占補平衡,開通快速通道、加速項目報批完成,爭取全省更多的重大項目落地。今年6月29日,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及安置區的農用地轉用、土地征收申請獲國務院審批同意,這標志著擴建工程建設按下“加速鍵”。該項目落地既保障了農民的權益,落實好補償安置,同時還守住了資源底線,嚴格落實節約用地和耕地占補平衡的要求,更服務了經濟的發展。

  而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,省自然資源廳地質與海洋勘查防災處處長趙紅昌介紹,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可以分為避險搬遷、工程治理、專業監測三種舉措。對于隱患點附近的群眾,有搬遷的意愿且附近有合適安置用地的,采取避險搬遷;對于不適合避險搬遷的,可以采取通過削坡減載、坡面防護、筑擋土墻、挖截排水溝等措施開展工程治理;兩種方式都暫時實施不了的,再開展專業監測。趙紅昌表示,2020年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任務有5865處,截至今年8月底,已經治理完成了5502處,余下的300多處隱患點到今年底將全部完成治理。

  今年5月,有科研人員在粵北南嶺自然保護區范圍內,新發現了一種兩棲爬行動物黃斑肥螈。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處長柯小兵介紹,南嶺保護區作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,國家、省市各級政府總計投入近100億元資金,在保護區內布置信息化系統進行空天地一體化的監測、對每一寸土地進行網格化管理。目前,國家下達的19項績效目標已經超額完成——中華秋沙鴨、黃斑肥螈等珍稀動物“重現身影”,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達到5673畝,歷史廢棄遺留礦山的復墾利用達到8000畝,石漠化治理達到22萬畝,耕地的土壤治理修復達到9000多畝,地表水的水質都達到了III類以上。

彩神彩票官网-官方